上海的垃圾桶都去哪儿了?官方最新回应!
最近
关于“上海垃圾桶在哪里”的话题
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少网友抱怨
上海的垃圾桶数量骤减
整条马路上都找不到两三个
出门在外
垃圾只能捏在手里
十分不便
对此
上海市绿容局最新回应:
本市道路等废物箱的
设置点位优化调整已全面启动
市绿容局方面透露:目前,最新版的《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已修订完成,对设置点位如何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做出明确规定,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附近50米以内,明显可见位置应设置废物箱1处等;商业步行街路幅平均宽度超过20米的,宜两侧交叉设置,单侧间距不低于100米等。结合导则,全市16个区的废物箱优化调整已全面启动。
李妙恬市绿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副处长:“按照市民具体出行路径的原则,对一些原有的19版的导则的一些要求进行了固化,因为原来都是引导性条款,现在把它变成了强制性条款,结合这个导则的宣贯,定向地指导每个区,将他们区域内的一些废物箱的布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然后按照导则要求进行优化布点,这项工作预计会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4年过去
上海市民的这个新时尚
要如何更好继续下去?
今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检查本市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5月6日下午举行的执法检查启动会透露,5至6月,市人大将赴快递外卖企业、菜市场、餐饮店、居民区、交通枢纽、末端处置企业等,对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末端处置等情况集中开展监督检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至今已近4年,当前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究竟如何,成果巩固住了吗,是否还有难点堵点?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在启动会上作了汇报交流。
垃圾分类源头管理仍待加强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保持稳定,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日均2吨左右,生活垃圾“三增一减”趋于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市绿化市容局亦直言,当前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还未达到预期,具体表现为小部分市民分类投放习惯尚未养成、干湿垃圾混投现象有所回潮、小包垃圾等不文明投放行为、居住区误时投放点管理不善等问题时有发生。
今年以来,全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8667份,依法查处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案件6808起,其中查处居民个人混投、乱扔生活垃圾案件777起。此外,截至2022年底,市区两级房管部门和街镇每年检查住宅小区20万余次,累计开具问题整改单500余张,共对29家物业服务企业和34名项目经理按有关规定予以失信记分处理。
一些市民表示,因工作缘故,总是赶不上扔垃圾的时间,给生活造成不小困扰。对此,市房管局和市绿化市容局加强对各区和属地街镇指导,对小区业主确有延时投放管理需求的,引导业主大会就相关事项进行表决,物业服务企业可依据业主大会依法通过的管理规约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配合业委会做好延时投放管理。
资源化利用水平仍待提升
“我们认真分好的垃圾,后端能好好处置吗?”资源化利用是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市民们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
目前,上海已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6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此外,去年年初规划新增的7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已有多座开工建设,市绿化市容局表示,今年年底要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43%。
尽管末端资源化处理能力一直在提升,但从总体来看,仍存一定差距。比如,湿垃圾处理能力存在阶段性缺口,可回收物回收体系韧性有待增强,市域范围内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渠道仍需补齐,回收主体企业集聚度、规模化程度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据市经信委介绍,本市现有百余家资源循环再利用领域的专业化企业,产值近150亿元,其中从事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的企业20余家,涉及的废弃资源品类主要包括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餐厨废油等,废纸、废纺、铅酸电池、焚烧飞灰等领域暂无再生利用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今年上海将建设完成1个综合性、3个专业性绿色分拣中心。同时,市商务委将指导相关企业做好业务对接,打通废纺织品的再利用渠道。
源头减量困境仍待突破
最近,市民黄先生发现,小区附近的快递代收点门口多出了一张桌子和一个大回收箱。来取快递的市民当场拆完快递,顺手就可以把外包装投入回收箱。市邮政局介绍,为强化快递包装回收利用,全市已有超过2500个邮政快递网点设置了快递包装回收设施,2025年要实现快递包装回收设施覆盖率100%。
看似细小的举措,背后是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这篇“大文章”。针对商品过度包装、外卖平台一次性餐具的供应选项设置不明确、商家仍主动提供等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对月饼、茶叶、化妆品等30种商品包装抽查检验1200批次,发现84批次不合格。对餐饮服务者提供一次性餐具情况进行检查11.73万余户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17户次,处罚81户次,有力遏制了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的违法行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主要品牌寄递企业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已经达到了93%。宾馆酒店方面,剃须刀、指甲锉、浴擦、鞋擦这4件一次性日用品总体使用量减少了41%,物耗成本降低了36%。
今年年底,上海要实现源头减量率4%。相关部门坦言,当前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源头减量工作仍有不少难题需探索破解之策,对于一些违规行为,执法部门尚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手段,难以及时发现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