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伙变成“小黄人”,一查竟有生命危险 天天消息
家住桐庐的林先生(化名)有乙肝家族史,发现乙肝阳性20多年,但一直没有重视。
(资料图)
一个多月前,他因为乏力、腹胀、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被诊断为“慢乙肝”收住在一家公立医院的感染科。
可是过了1个多礼拜,不但肝功能指标没有改善,恶心呕吐反而加重,没有一点力气,什么东西都吃不下······
乙肝阳性小伙变成“小黄人”
一查急性肝衰竭
家属心急如焚,辗转联系到了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的尹春煜主任,希望能够转院治疗。
这天,尹春煜主任正好在特需门诊。此时林先生全身皮肤显著发黄,精神萎靡,看起来就像一个无精打采的“小黄人”,讲话也没有什么气力。
头天住院期间的化验单也显示,总胆红素59umol/L,谷丙转氨酶398IU/L,凝血酶原时间16秒。
尹主任告诉家属,目测患者黄疸至少在一百以上,结合患者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尹主任评估患者疾病仍在快速进展,极可能出现肝衰竭,也就是重型肝炎,预后较差,有生命危险,要做好各种思想准备。
尹主任立即安排小伙子住进了肝病四科病房,嘱托床位医生马上按照重型肝炎的处理原则进行治疗,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果然,第二天复查肝功能发现总胆红素已经升高达276.5umol/l,胆红素和肝酶都超过了正常值的十几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到20.8秒,明确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异常千万别大意
应及时规范治疗
患者病情进展极快,治疗方案是否需要更改?激素是否应用?
时机转瞬即逝,尹主任立即组织了全科医生就病情进行讨论,确定了予以激素短期冲击治疗,以抑制严重的免疫反应,同时加强输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并且告知家属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若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接下来就需要安排人工肝支持治疗;若仍然无效,最终可能需要肝移植。
幸运的是,经过积极的药物干预及半个月的治疗,林先生的凝血功能逐渐恢复,转氨酶降了下来,胆红素也基本接近正常,“小黄人”逐渐恢复了原貌,高高兴兴地准备出院了。
尹主任告诉患者及家属,出院后需继续规律地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随访,千万不能随意停药。
什么是重型肝炎?
又称肝衰竭,可由病毒、药物、酒精或其他因素引起,临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慢加急性,可以说是肝病里最严重的。
临床表现为黄疸进行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凝血功能显著延长,肝脏进行性缩小,部分患者出现肝昏迷、腹水,病理上一般表现为肝脏的大块坏死,死亡率较高。
像林先生这种在慢乙肝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就是典型的慢加急性肝衰竭。
林先生两年前就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如果及时给予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病情大多可以得到控制,重型肝炎发生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事实上,在尹主任的肝病门诊中,经常遇到由于慢性乙肝活动发生肝衰竭的患者。
对疾病认识不足,因自觉症状轻微而不重视,未积极治疗,在诊疗过程中随访不规律,或是治疗后又随意停药,是造成这一情况的常见原因。
“全国爱肝日”来了
请用心呵护肝脏
今天(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
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对民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近年来,随着慢乙肝治疗药物不断发展更新,现在抗病毒药物方便可及,价格便宜,每天一粒,副作用小,耐药率低。
如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虽无自觉症状,仍建议到专科门诊就诊,定期随访,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病毒持续抑制,能够很大程度减少慢性肝病进展的风险,部分肝纤维化也可以逆转。
尹主任指出,目前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很少能达到完全治愈,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来源:健康杭州、杭州市西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