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明确 “2358”梯度格局 相信“中特估”指引下非财务因子定价将更突显_环球播资讯
6月26日,中国中冶(601618)(SH601618,股价3.77元,市值781亿元)202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在京召开,除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华夏基金、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外,还有多位券商分析师到场,《》记者也以股东代表身份参会。会上,中国中冶透露,公司已完成2023~2025年的三年滚动规划调整,明确了要形成“2358”的梯度格局。
在未来经营目标、行业趋势等主题之外,“中特估”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之一。同日,中国中冶方面在接受《》记者微信补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在于强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顺应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增长质量的方向,成为享受估值溢价的重要方向。
中国中冶方面表示,随着“中特估”体系的指引逐步清晰,包括非财务因子定价也将更加突显提升央企上市公司综合估值,并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资料图】
中期调整后公司多项指标有较大提升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工作报告、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3年度担保计划等方面的12项议案。其中,从经营成果来看,“稳中求进”是中国中冶近两年的工作基调。
据中国中冶2022年年报,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18.40%和22.66%,延续了连续多年的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中冶计划实现营业收入6600亿元,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长11.36%。
另一方面,近期多家央企启动“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股东大会上,中国中冶方面透露,公司已完成2023~2025年的三年滚动规划调整,明确了要形成“2358”的梯度格局,即打造两家“1000亿规模”的子公司、三家“700亿规模”的子公司、五家“500亿规模”的子公司、八家“300亿规模”的子公司。
在新的“十四五”战略规划中,中国中冶将其奋斗目标调整为“一创两最五强”:“一创”是以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牵引,以打造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案提供者,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基本建设最可信赖的总承包服务商为目标,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价值创造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强、资源配置力强、文化软实力强的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
与此同时,中国中冶的营业收入、利润、合同额等指标也都有了相应的更新、完善、调整。“比如原‘十四五’目标(中),我们的营业收入到2025年底是6000亿,但是我们实际上在去年底营业收入就达到了5927亿。”中国中冶方面表示,此次中期调整后,很多指标都有比较大的提高。
“中特估”指引下非财务因子定价更加突显
尽管业绩逐年向好,中国中冶在股市上的表现却不温不火。那么,时下火热的“中特估”会是中国中冶的机会吗?
对此,中国中冶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在于强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顺应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增长质量的方向成为享受估值溢价的重要方向,是追求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中冶方面表示,公司接下来将着重做好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发现等三方面工作。其中,在价值创造方面,中国中冶通过高质量发展,提质升效,加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实现价值创造。
在价值实现方面,国资委最新提出的“一利五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相较于此前指标,更加强调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安全;同时,资产负债率由“控”改“稳”,有利于央企保持合理的债务融资规模。此外,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和“提升央企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方案”的陆续推进和落地,央企上市公司将更加注重市值维护,探索开展资本运作、股权激励机制等资本市场认可的估值重塑方式。
中国中冶表示,展望未来,国企改革还将持续推进,考核指标优化下公司基本面将长期向好;随着“中特估”体系的指引逐步清晰,包括非财务因子定价也将更加突显,提升央企上市公司综合估值,并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在价值发现方面,中国中冶将进一步强化上市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打造资本市场品牌,注重价值发现,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映射至资本市场投资端,围绕央国企科技化、绿色化、大安全、高分红的投资趋势有望进一步